●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适应气候变化比减缓气候变化的要求更为现实
●促进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
●气象科普、气象灾害风险论证、巨灾保险多管齐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我最担心的是眼下旱区群众的饮水困难和明年群众的吃粮问题。”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马自英代表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这几天身在北京,非常牵挂家乡的旱情。”
和马自英一样,许多代表、委员都在关注云南、广西的严重旱情,思考、讨论如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防范和减轻极端天气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适应能力
加强防灾减灾薄弱领域的基础建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热浪、严重干旱、暴风雪、超强台风、强降雨等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全球气候变暖是客观事实,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适应气候变化比减缓气候变化的要求更为现实、更加迫切,应当把适应气候变化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优先战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委员说。
“当务之急是加强薄弱领域的基础建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郑国光说,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领域中,农业的脆弱性最大,适应气候变化的要求最高,压力也最大,因此要把促进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应当科学规划适应全球气候变暖的农业生产格局,适时加大粮食储备,重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和防御,加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加强农业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预测和防治,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谈到屏边县正在遭遇的严重干旱,马自英认为,农村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群众抗旱自救能力薄弱,是旱情难以有效缓解的重要原因。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旱情预警机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没有大水库的许多西部山区县,更应加大投入,建设农村五小水利工程。
【关键词】气象科普
不仅发布通俗易懂的气象信息,而且告诉公众如何利用它防灾减灾
针对近年来极端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郑国光将提出关于气象科普宣传的提案,建议建立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专业科普宣传队伍。
气象知识通俗化对农村防灾减灾尤为重要。据气象部门统计,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98%以上在农村,农民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大的群体。农民往往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即便得到了气象信息,也很难有效利用这些信息。
2005年,浙江的一场台风造成多人伤亡,郑国光对此记忆犹新。当时,台风中心是一片风平浪静的晴空区,专业术语叫“台风眼”。很多人看到风平浪静,晴空万里,就到海边劳作,然而,“台风眼”过后则是猛烈的狂风暴雨,结果造成了人员伤亡。
“如果了解有关‘台风眼’的气象知识,就会避免这场灾害,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气象科普。”郑国光说,气象科普就是把专业术语变成老百姓能够明白的语言,同时,不仅要把气象信息告诉老百姓,还应告诉他们如何利用这些信息防灾减灾,如何自救互救。
【关键词】风险论证
基础设施建设要实施气象灾害风险论证制度,充分考虑气候可行性
上海市气象局学术委员会主任徐一鸣委员认为,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造成的自然灾害,还不能将工作仅仅局限在提高预报预测水平上。“比如,由于城区排水设施的标准低,一些城市很容易积水内涝,近年来经常因暴雨致灾。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出击,将气象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城镇建设的规划和决策中,提高城镇和基础设施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徐一鸣从事气象工作40多年。他建议,必须在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尽快实施气象灾害风险论证制度,加强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在重大工程的选址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可行性。例如,气候变暖使台风增强的机会多起来,强台风也能将海水推得更高。因此,我国东部滨海城市在建设中,一定要设计和改造海堤及城市排洪系统,并制订新的标准。
“只有认真研究气象条件,规避气象风险,才能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徐一鸣说。
【关键词】巨灾保险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补偿率,降低经济风险
2008年,南方大面积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全国保险业支付赔款超过50亿元,对于灾后补偿、恢复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巨灾保险制度缺位,我国保险业缺乏放开手脚经营巨灾风险业务的底气。受制于保险覆盖面不足,保险赔偿还十分有限。例如,对2008年年初雪灾损失的保险补偿率只有4%,相比发达国家30%—50%的保险补偿率,我国保险对巨灾的风险管理和风险补偿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刻不容缓。”中国人保总裁吴焰委员建议,可以通过法律,推行强制性的巨灾保险,以迅速扩大保险的覆盖面,降低社会经济风险。此外,巨灾风险具有危害性强、影响面广以及损失金额巨大的特点,需要建立由三部分组成的巨灾保险基金,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预算资金、保险公司按巨灾保险保费收入一定比例提取资金、通过巨灾风险证券化等其他渠道筹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