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当官的问题,我本人就是个典型。”在今天政协科技界联组讨论会上,对于澳门赌场院士李邦河委员提出的“研而优则仕”的问题,工信部副部长娄勤俭深有感触,他以自己的成长经历现身说法,并强调“要重视基础,重视人才的传帮带,重视技术的继承”。
“科技界缺的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不缺当官的人才。有希望成为大师的人是十分稀缺的,让创造高峰期的青年学者去当处理大量行政事务的官员,他根本就不可能再专心学术。”李邦河指出,目前我国“科研一冒尖就当官”的情况十分严重,直接扼杀了成为大师级人物的可能。
娄勤俭感叹:“我对此也深有同感。”
1999年走马副部长的娄勤俭是在国家995工程中冒头的杰出青年学者。自认为“技术还可以”的他从此远离学术,“所有的项目负责人都辞掉,所有评奖都不参加”。
他回忆说:“国家很重视995工程,投入了一部分经费以后,迅速培养了一大批人,出现了很多成果。”995工程之所以能出成果,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原来积累了“很多预研基础,预研技术”;二是有一群“文革前的大学生”传帮带,他们“有一种热情,而且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情”。
但与娄勤俭相似,995工程中成功的学者们获得“奖励”的方式是被送入仕途。“产生了很大一批我们这种人——项目负责人当了官。”与此同时,“文革前的大学生基本上退休”,“人才出现了新一轮的青黄不接”。
没有新老结合,失去了“传帮带”的环境,青年人走向成功更加艰难。因为“技术理论水平比较高,但是如果没有参加过几个大工程,工程经验是不足的”。娄勤俭指出,必须“要重视基础,要重视人才的传帮带,重视技术的继承”。
李邦河认为“现在青年人热衷于当官,跟‘官本位’的传统有关,也跟导向有关”。多次参加国家大项目奖项评奖的娄勤俭发现,拿奖作为科学家实现价值的途径也受到了“官本位”的阻碍。“现在评奖,拿大奖的基本是官员排前面,这是一个问题。”他揶揄自己辞去技术职务和拒绝奖项:“我这是亏了。”
娄勤俭觉得抽一些搞技术的去当官有好处,至少跟科技界有共识,“但如果全往这个方面去引导不行,”他呼吁,“必须引导科学家、科技人员朝着学术上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