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一直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今年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都谈到了这个话题。
3月7日晚8时,光明日报两会微沙龙直播准时开始。“各位网友大家好,聚焦两会热点,对话代表委员,我是本期微沙龙主持人叶乐峰。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科技成果转化难在哪儿?’”
主持人在开场中介绍了本次参与讨论的嘉宾: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委员,国家中药制剂过程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康缘集团董事长肖伟代表以及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旭东。
法律的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成果转化
“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什么偏低?有人认为是现行的法规遏制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您怎么看?”面对主持人的提问,在两会驻地宾馆的李子颖委员面对电脑摄像头进行了回答,“的确,由于有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
李子颖委员举例说,《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颁布于1989年,近30年未作修订,已不能适应当今生产经营和应用的需要,这导致新药注册周期长、难度大,严重影响了我国核医学的发展与普及。
“我建议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出台相应政策、建立有效机制,促进我国放射性药品的创新与发展,从而推动核医学临床应用的普及与发展,造福广大民众。”李子颖委员说。
要扎实推进产学研的结合
“下面的这位嘉宾是企业的管理者,有请江苏康缘集团董事长肖伟代表,请他谈谈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科技成果,在与科研院所或高校的合作当中遇到了哪些阻碍?”
面对主持人的提问,肖伟代表毫不犹豫地回答了企业最需要的成果。“作为企业来讲,最需要的就是使更多优秀的成果或者是好的品种尽快转化成生产力。”肖伟代表着重强调了“尽快”这两个字。
他表示,在实践的过程中,一些研究院所和高校对企业生产情况不大了解,企业对高校和研究所的成果了解也比较少,“相互之间存在‘两张皮’问题,这就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要扎扎实实推进产学研的结合。”肖伟代表呼吁。
企业和高校要互相照顾
高旭东研究员对肖伟代表的观点作了补充:“高校不能向企业要太高的价,企业要舍得给高校和研究所相应的回报,要照顾到双方利益,这非常重要。”
“高校和研究所有了很好的成果,企业能不能实现产业化这也是一个问题。”
高旭东表示,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等科研单位擅长培养学生和实现技术突破,不擅长产业转化。“我建议,把做科研的学生招到企业或让高校的教师当企业的顾问,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
政府和市场要承担好各自的责任
三位嘉宾的发言引发了光明网网友的积极参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对于提升我国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能否请嘉宾谈谈如何提升成果的转化率?”一位来自廊坊的网友提问。
李子颖委员表示,前段,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近日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很好地打通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只要好好落实这些法律法规,我相信成效是明显的。
“一方面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加以引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企业和科学家之间的关系。”肖伟代表说,“企业要有大胸怀,给他们更好的激励。”